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814/5/2wvfj.html
中央社記者龍柏安台北14日電)一次又一次,鄭韶婕用手中的球拍,替台灣羽壇寫歷史,但輸贏不是她成就感的來源,追求球迷「感官」上的刺激,才是一路推著她前進的動力。
鄭韶婕是近年台灣女單的代名詞,不光是就讀小學時就取得甲組資格,17歲的她就已坐上台灣女單球后寶座,也奠定她在寶島羽壇的地位。
2004年,剛從高中畢業的小婕就披上中華隊戰袍,遠赴雅典征戰奧運,初生之犢的她挺進8強,追平黃嘉琪在雪梨奧運寫下的台灣女單最佳戰績,隔年她又在世界羽球錦標賽拿下銅牌,寫下女單隊史最佳戰績。
近年小婕逐漸懂得看淡勝負,輸贏不再牽動她的喜怒哀樂,她說,「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頂端,贏球只是當下,當比賽結束後,一切歸零,又是新的開始,而輸球也不是世界末日,明天起床後地球一樣照常轉動。」
或許有人好奇,既然勝負不是小婕在羽壇的「驅動程式」,那麼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羽壇上,到底是什麼支撐著她,督促著她前進?「是球迷,是她們讓我覺得打球充滿意義。」
父親是羽球教練,鄭韶婕3歲就開始拿球拍,打球在她人生旅程中,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決定,她一次都沒有懷疑過,直到2008北京奧運慘敗,她才開始思考,「選擇打球這條路,難道錯了嗎?」
直到有天小婕發現,不論她輸贏與否,只要自己拿出所有拚勁和努力,有群人永遠在背後肯定她,永遠鼓勵著她,「那些人就是我的球迷。」
今年在中國四川舉辦的亞洲羽球錦標賽,小婕在4強輸給王儀涵,但現場球迷把她視為偶像,比賽結束後一路追到接駁巴士跟她要簽名,她才赫然發現,「原來球不是為了自己而打,很多人是為了看我打球才大老遠從各地趕來。」
現在的小婕,每一場球最在乎的是球迷,能不能從中享受比賽,甚至得到快樂,「比賽的過程,我最清楚,只要我拿出百分百的努力,就算輸球,球迷也能諒解。」
今晚世羽賽女單冠軍戰,小婕最後雖以直落二落敗,然而這面銀牌仍是她生涯最值得驕傲的戰利品之一,除她再次替台灣羽壇寫下歷史之餘,現場絡繹不絕的掌聲和加油聲,對她的肯定早已超越獎牌成色。1000814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